你好,我是凡人小北。

这是我正式搭建博客后的第一篇文章。

不是为了搬运内容,也不是为了“拥有一个阵地”,而是为了把那些碎片化表达背后真正的思考逻辑留下来。


我是谁? 链接到标题

长期围绕 AI、产品、创作系统打转的人。
我做过产品架构,也做设计表达;写过代码,也写方案;管过项目,也管团队。

这几年,我越来越意识到一个事实:

技术的跃迁不一定带来结构的演化,真正有价值的,是在能力变化之后对行为、组织和表达方式的重构

这也是我为什么开始写这个博客。


为什么写博客?X 不够吗? 链接到标题

我在 X 上也写,但那边节奏太快了。 很多东西想系统讲一遍,或者想留着自己回头用,就不太适合 thread。

有些内容不急着发,但值得写清楚。 有些判断不是一句话就能讲明白的。 还有些表达,本质上是写给自己看的。

所以就开了博客,慢慢写点整的。


我会写些什么? 链接到标题

简单说,三类内容:

1. 表达系统 & 创作实践 链接到标题

我怎么用 AI 协助创作?
如何搭建结构化的表达流程?
Agent 工具 + 知识回溯 + 多平台协作,这些怎么在个人系统中组合成一个“有上下文的表达网络”。

2. 管理与产品 链接到标题

这几年做产品,也带过团队,感受到组织张力与节奏感才是影响结果的核心变量。
AI 能力到位,反而暴露出很多管理问题、协作方式问题、反馈机制问题。

我会写:

  • 管理中哪些东西是不能被工具替代的
  • AI 怎么参与决策、流程和结构调整
  • 从“老板事无巨细”走向“AI-native 自组织”的实际挑战

3. 行业判断与系统演化 链接到标题

从大模型、agent、创作工具、医疗场景,到新商业模型,我会写我看到的结构变化、临界点,以及作为 builder 的应对方式。

我不追热点,但会判断临界点。


如果你对这些内容感兴趣 链接到标题

  • 你可以关注我在 X 上的账号 @frxiaobei
  • 你也可以订阅这个博客,或加入我未来开放的 newsletter / 私密表达区(规划中)
  • 有合作或交流想法,可以去 About 页面找联系方式

这个博客没有固定频率,但会持续更新。

希望它最终是:

  • 一个能反复调取的表达副本
  • 一个思考系统的构建过程
  • 也是一个 builder 的自留地

— 凡人小北